黑色丝袜美腿性爱一区二区,玖玖亚洲精品国产,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2区3区,国产免费A∨片在线观看不卡

      關于ZAKER 合作
      鈦媒體 12小時前

      逃離 AI 敘事陷阱,小鵬 G7 打的什么算盤?

      圖片來源:小鵬 G7

      7 月 3 日,小鵬 G7 正式上市,推出 3 款車型,起售價 19.58 萬元,頂配 Ultra 版本搭載 3 顆圖靈 AI 芯片、有效算力 2250+TOPS,售價也未突破 23 萬元。

      這款 AI 性能拉滿、配置幾近 " 堆滿 " 的中大型智能電動 SUV,打破了外界的預期。畢竟在發(fā)布前一段時間,小鵬幾乎把所有聚光燈都打在了 " 高成本 " 標簽上:自研圖靈芯片、與華為聯(lián)合打造的 AR-HUD,以及將 72B 大模型蒸餾上車的 VLA+VLM 模型。

      這套 AI 配置本應通向一個高價位,但小鵬卻反其道而行,將 G7 直接定在了 20 萬元以下。" 科技不等于高價 ",小鵬這一次沒有講 "AI 高溢價 " 的故事,而是以頂配姿態(tài)殺入主流市場。

      相較于對標的特斯拉 Model Y,小鵬 G7 以近乎三分之二的價格、幾倍的硬件算力和 " 豪華裝修 ",將 20 萬 -30 萬元純電 SUV 市場帶入了更 " 低價 " 的時代。

      外界原本預計小鵬 G7 售價難低于 25 萬元,畢竟?jié)M配硬件意味著高成本,也符合 " 科技先鋒 " 應有的高毛利路線。但小鵬沒有講故事賣高價,而是將價格壓進 " 走量區(qū)間 ",打破市場預期。

      " 剛剛團隊跟我說了三分鐘的預訂量,大家都很震驚覺得應該宣傳一下。但后來一想到小米 YU7 的 20 萬輛成績,我想好像我們怎么宣傳都不行了 ",談及小鵬 G7 的 " 大定 " 成績時何小鵬開玩笑地說。

      雖然沒有公布具體數(shù)字,但 G7 首發(fā)成績顯然不錯。

      AI 汽車破局要從 " 活下去 " 開始

      小鵬 G7 的定價策略表面看是 " 價格反常識 ",實則是對市場現(xiàn)實的精準拿捏,因為當下市場和消費者對小鵬汽車的認知,和過去相比已經(jīng)發(fā)生了很大的變化。

      四年前,打著 " 智駕 " 標簽的小鵬 P7 最高售價達到了 40 萬,而首搭激光雷達的小鵬 P5 的售價也超過了 20 萬。而如今小鵬 G7 這輛有著頂級硬件規(guī)格的中大型 SUV,其售價卻不到 20 萬。

      之所以有了這樣的變化,除了 " 科技平權 " 的目標之外,更是因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動促成的。很多與小鵬 G7 定位相近、配置相當?shù)漠a(chǎn)品,價格已經(jīng)來到了 10 萬 -20 萬元區(qū)間。

      在當下的汽車市場上,小鵬 G7 的 "AI 汽車 " 概念,短時間內(nèi)無法帶給小鵬足夠的銷量。盡管必須承認,"AI 能力 " 是 G7 最大的產(chǎn)品亮點,但對于能否讓消費者用高價為其買單,小鵬對此把握不大。

      此外,小米 YU7 的入場對小鵬 G7 的 " 打法 " 也有著較大影響。同樣對標特斯拉 Model Y、同樣與 Model Y 拉開了價格差,但其 1 小時內(nèi)大定訂單突破 28.9 萬臺,已然改變了市場格局。

      小鵬如果仍迷戀 " 高科技 = 高售價 " 的敘事,G7 注定失速。何小鵬清楚,消費者對 AI 概念雖感興趣,但能否掏錢買單,仍需用 " 價格錨點 " 說服。于是,小鵬轉身在 AI 之外,著重打造 " 家庭 SUV" 概念,打出定位的差異化。

      紅海中搏殺,重在提升體系化能力

      這兩年小鵬在經(jīng)營、產(chǎn)品、智駕技術路線上不斷轉變,但對提升體系化能力的追求依舊未變。

      何小鵬表示,在中長期小鵬仍然要提升技術、組織、商業(yè)化、全球化這四方面的能力。其中,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更全面的技術能力,技術開發(fā)不僅要縱向深入,還要橫向延展。

      對小鵬而言,追求技術既是初心,也是底色。

      小鵬 G7 作為首款定位為 "AI 汽車 " 的車型,在中國智能電動車市場中具有一定代表性。其搭載的小鵬自研圖靈芯片,為整車智能化功能提供了較強的算力支持。在用戶體驗層面,G7 在智能駕駛與智能座艙兩方面實現(xiàn)了較為明顯的功能差異化。此外,在技術合作上,小鵬也在拓展外部能力,例如與華為聯(lián)合開發(fā) AR-HUD。

      可以看到,即使經(jīng)歷過市場競爭的嚴峻挑戰(zhàn)與低谷期的 " 深淵 " 凝視,小鵬汽車在如今這個技術迭代迅猛、容錯率極低的智能電動車紅海中,正展現(xiàn)出旺盛生命力來迎接下一個十年。

      何小鵬淡然地說:" 下一個十年中國車企會有巨大的變化,但最后只會留下幾家特別酷的。" 對于任何品牌來說,在面對行業(yè)巨變前,最根本、也是最關鍵的第一步,就是要在殘酷的淘汰賽中頑強地活下去。

      以下是小鵬汽車董事長、CEO 何小鵬與 G7 產(chǎn)品負責人 Nick 在媒體溝通會的主要內(nèi)容,略經(jīng)編輯:

      小鵬汽車董事長、CEO 何小鵬與 G7 產(chǎn)品負責人 Nick

      Q:G7 跟華為合作研發(fā)的 AR-HUD,作為兩個品牌的首次合作,背后有哪些細節(jié)?

      Nick:第一點,在車的開發(fā)初期就接到很多朋友的反饋,我們認為 HUD 和小鵬智駕結合是非常好的契機。第二,在那個節(jié)點上,我們對比了很多當下的 HUD 硬件,但都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狀態(tài),當時有幾個 HUD 的痛點,經(jīng)過我們的評估是沒有解決的。后來跟一些供應商經(jīng)過一輪一輪的溝通,最終我們與華為達成合作。

      華為硬件部門也覺得小鵬軟件能力非常強,也愿意跟我們做一些更深入的探討和合作,我們幾方一輪一輪溝通,大家合作很默契,而且能夠找到很好的方向,包括前一段時間華為發(fā)布的車中,有些功能也是我們一起共創(chuàng)的。它也會看我們的一些能力,這是大家一起合作的方式。

      何小鵬:關于 HUD 我大概看了七八年的方向,我一直覺得 HUD 是個好東西,但以前做得不夠好。這個事情我跟華為的老余和靳總聊過兩次,這一代 HUD 是華為最新的一代,所以我們一起努力把硬件能力、軟件能力做好。在當時,這是對雙方都很有挑戰(zhàn)的事情,要想把一個 AR-HUD 做好、做酷、做得有價值,需要大量硬件和軟件共同的努力,它不只是放在一款車上,G7 之后還會有更多產(chǎn)品用上 HUD。

      我覺得 G7 的效果超乎我的想象,而且后面我們還會不斷升級,因為這個 HUD 前面有一個很大的屏幕,它有很強的擴展能力跟想象力,敬請期待我們后面的 HUD 會完成更多很酷的花樣。

      Q:6 月份 G7 預售發(fā)布會,并沒有官宣定價 19.58 萬元的 600 多公里的續(xù)航版本,為什么加推這個版本?內(nèi)部預判上市之后兩個 Max 版本以及 UItra 版本銷量占比大概是什么樣的分布?

      Nick:我們在今年初 G7 公告的時候,是有兩塊電池的,有 602 公里和 702 公里兩個續(xù)航。當時在預售的時候有媒體老師已經(jīng)問過,我們當時已經(jīng)準備了這兩個電池的續(xù)航。為什么我們會在這個節(jié)點又把它拿出來?

      首先第一點,預售會以后不管是大師兄還是我,我們都接到了大量朋友的反饋,他們希望有一個更有沖擊力的價格,能享受到 G7 超級舒適和智能駕駛的體驗。

      第二點,我們會給用戶發(fā)問卷,用戶反饋的意見是小鵬續(xù)航非常扎實,在城市代步 600 公里就夠。所以,我們在評估以后又把這個版本拿出來。

      配置的比例是這樣的,前期調研的時候 UItra 的數(shù)據(jù)非常好,有接近 80% 的水平,基本所有用戶都表示會選擇 UItra 版本。第二個,對于 UItra 的期望值和預判也是非常積極樂觀的,我們認為整個 UItra 能夠占到整體訂單量超 60% 的穩(wěn)態(tài)水平,因為買小鵬的用戶是相信小鵬持續(xù) OTA 能力,和對每個版本應用算力的實際體驗。

      Q:小米 YU7 發(fā)布和小鵬 G7 發(fā)布的時候跟雷總都有過交流。前些日子他們發(fā)布 3 分鐘 20 萬大定的時候,您是什么樣的心情?以及小米 YU7 給 G7 有哪些啟發(fā)?

      何小鵬:小米 YU7 3 分鐘的訂單數(shù)據(jù)讓我非常驚訝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神話。出來之后我也跟我們團隊說,我們 3 分鐘有多少量?他們一看也很震驚,說我們這個量也很不錯,我們也宣傳一下,后來想到小米 YU7 的 20 萬,我們想怎么宣傳好像都不行。在汽車市場里面這是一個神話,有人說神話變成一個童話,我覺得 G7 也一樣,非常有信心能夠做到超出我們原來規(guī)劃的數(shù)量,剛剛看到數(shù)據(jù)成長得非常之快。

      Q:發(fā)布會都在對比特斯拉 Model Y,但是小鵬的配置很多方面都超過它,價格卻比它低,背后是怎樣的策略?

      Nick:小米 YU7 沒有上市之前,純電 SUV 在 20-30 萬里面真正銷量的冠軍就是 Model Y,所有車企都是要對著 Model Y 做。我們整個過程,包括前期時候確實需要看 Model Y,這款車型從 2021 年進入中國以來長盛不衰,長達 5 年時間,而且整個變化、迭代速度在沒有像中國車企這么快的情況下還能長盛不衰,確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對象。

      關于定價,Model Y 整個定價包括今年下半年市場也會有很多車企進入,Model Y 的價格不是穩(wěn)定,它跟我們不太一樣,比如 Model Y 去年 Q4 的時候掉到 24.99 萬,它的價格是隨著產(chǎn)能和市場供應進行動態(tài)調整的,不是用促銷形式實現(xiàn)的,它是直接調 MSRP,所以我們會考慮它未來動態(tài)調整的可能性,這是我們思考的點。

      何小鵬:實際這里都有情緒價值,定價的邏輯就是在里面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
      Q:G7 上市之后從 G6、G7 到 G9,SUV 整個家族矩陣布局完成,對于這樣一個家族矩陣有怎樣的期待?

      Nick:SUV 這幾款車型是我負責的,我簡單介紹一下對這個產(chǎn)品線這幾款產(chǎn)品的定位。第一點,整個產(chǎn)品線從 20-30 萬基本完成 SUV 產(chǎn)品線主力車型的基本布局,就是這三款車型。

      G6 整個用戶更偏向于實用型和科技型用戶,G6 不管在國內(nèi)和海外都取得很好的成績,在歐洲整個新勢力中大型車里面也是冠軍車型。G7 是面向于中產(chǎn)科技型用戶,以及家用場景。G9 的用戶追求更高級的舒適體驗,所以標配了雙腔空簧,包括更高級的舒適型體驗、駕控體驗。G9 在歐洲中大型 SUV 市場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。

      Q:UItra 有一顆圖靈芯片是需要硬件后裝的,請解釋一下什么叫硬件后裝?

      我們在開發(fā)過程中留好了整個售后工作和安裝工作的設計,安裝時間會非常短,每個月都有一個比較好的大幾千臺的后裝能力。

      Q:今天的價格會不會影響毛利率,包括四季度盈利目標?

      何小鵬:實際上大家在去年就看到小鵬的經(jīng)營能力,每個季度都在提高,雖然二季度的財報還要過一兩個月才能發(fā)布,但是我們看到的數(shù)據(jù)會非常好。所以您大可以放心,G7 的經(jīng)營能力會不錯的,而且是相當不錯。我們不是卷價格,我們是在更好的經(jīng)營、更好的品質下選科技,把越高的科技做得越強,這是非常重要的目標。

      Q:小鵬是以智駕或者智能化為標簽,UItra 現(xiàn)在又有 60% 的選配率,是不是有可能全系 UItra?

      何小鵬:我覺得 Max 版本還是有一定需求的,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這么強的智駕能力的車型。第二,在歐洲或者聯(lián)合國政治法規(guī)里面還沒有打開類似中國的智駕能力,政策法規(guī)在歐洲很多國家還沒有打開,也許明年下半年會打開,那個時候他們直接就跳過 Max,直接到 UItra。所以小鵬智駕明年會開始全球化,這是非常明確的過程。

      我認為明年 L3,因為今天出現(xiàn)的 UItra 還是 L3 的軟件剛剛開始,后面我們會看到 L3 的硬件甚至 L4 的硬軟件體系,這塊體系在未來五年內(nèi)大家都可以看到很多變化。在 L4 快出現(xiàn)的時候可能 L2 會退出,那時候 L3 成為一個 Basic 或者 Standard。所以今天 Max 版本我覺得起碼在中國、全球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。

      Q:小鵬 G7 的是圖靈 AI 芯片從研發(fā)至今大概研發(fā)投入成本是多少?單顆成本大概多少?未來會不會徹底拋棄英偉達?大概在什么時間節(jié)點可能芯片會覆蓋到全系車型當中?并且能否應用在右舵車上?

      何小鵬:我們沒有考慮對外,大概只能說芯片研發(fā)是大幾十億,這是非常標準的研發(fā)費用,這么大的算力研發(fā)是非常困難的。我們現(xiàn)在還在里面做很多芯片相關的工作?,F(xiàn)在我們還在過很多有趣的、原來沒有想到的技術關,隨著做得越深你發(fā)現(xiàn)原來這不是問題的,這是芯片問題,比如芯片軟件上面怎么做得更好等等。

      我覺得小鵬會持續(xù)跟很多芯片公司合作,包含您剛剛講的英偉達。我期待將來無論是 Max 還是右舵還是海外都有機會出現(xiàn)圖靈芯片。后面我們會逐步按照節(jié)奏過去,但一個車上有 5500 顆芯片,我們只在最主要的芯片上做,其他芯片、各種各樣的芯片都會跟別人合作。

      Q:G7 的 L3 級算力架構是否已經(jīng)考慮到適配海外法律法規(guī)?小鵬如何計劃將 AI 技術在歐洲以及東南亞市場進行一定的適配?這個競爭力怎么體現(xiàn)?

      何小鵬:我覺得小鵬的 Max 也好,UItra 也好,在算力層都會超過他們(海外法律法規(guī))的要求。

      至于聯(lián)合國在 L3 的 hardware、software、policy、laws 層面會做什么樣的事情,這個我們還要等。但是小鵬也會在 L3 軟硬件架構上有完整的思考,我認為它是超出了現(xiàn)有規(guī)劃的設計邊界。這也是我們團隊正在做的事情。

      實際上小鵬面向全球銷售的汽車,都支持硬件和軟件的 OTA 升級能力,我們期待(有了法律法規(guī)支持,滿足可行性后)盡快把高階智能輔助駕駛軟硬件的能力全部都提上去。將來期望大家去到很多國家旅游的時候,在當?shù)刈庖粋€小鵬 Max 或者 UItra 的車,能夠自己從某個地點開到旅游景點,這樣就很輕松了,這是我創(chuàng)業(yè)的小小目標之一。

      Q:小鵬 G7 未來銷量水平會是什么樣?產(chǎn)能情況準備的如何?現(xiàn)在用戶大概需要等多長時間?

      Nick:這款車型預期還是不錯的,包括現(xiàn)在的產(chǎn)品力、市場上目前判斷的情況。我們對它的預期還是非常好的。關于產(chǎn)能,已經(jīng)做好了充足準備,我們相信很快就能滿足用戶所有需求,上市即交付,明天就開始陸續(xù)交付給用戶。

      Q:小鵬在體系能力做得比較好的地方在哪?2025 年或者未來一段時間體系化能力還希望補足哪些短板?

      何小鵬:過去從 2022 年底到今年四季度前,大概一共三年,這三年我覺得小鵬還是有涅槃式、脫胎換骨式的變化。從今年四季度會看到小鵬進入快速發(fā)展期。我們過去調整的組織、戰(zhàn)略、規(guī)劃、經(jīng)營、供應鏈,基本上你能夠想到一個企業(yè)要做的事情我們都做了很多的調整。在下一個階段,我們要做好四個能力的提高:

      第一,更全面的技術能力。在過去的時間里,中國很多汽車公司是做縱向,比如自動駕駛是縱向全域開發(fā),未來的時間是縱橫全域開發(fā),以前叫全棧,以后叫全域,這個開發(fā)一旦做得好,所有汽車廠商都會產(chǎn)生巨大的沖擊。

      第二,組織能力。最優(yōu)秀的人才跟最優(yōu)秀的管理方式。

      第三,商業(yè)化能力。不光是省錢,更多是賺錢,不光是品牌,還要有情緒。不光是質量,還要有品位。

      第四,全球的綜合能力。小鵬全球化跟很多公司走的是不一樣的道路,我們一開始在幾年前的產(chǎn)品規(guī)劃就考慮全球,所以這樣去做產(chǎn)品。下一個五年、十年會看到中國汽車行業(yè)會有巨大的變化,中國汽車公司會留下幾家特別酷跟特別強的公司。我們那時候希望不內(nèi)卷,不天天吵架,大家都很開心,我們希望那個時候你們也很開心。

      Q:圖靈芯片為什么由 G7 首發(fā),而不是由 G9 等定位更高的旗艦產(chǎn)品上首發(fā)?

      何小鵬:我覺得大家把芯片,空簧或者四驅都看成一個配置。我把芯片當做另外一個配置,比如空簧、四驅是用在比較貴的、比較大的車上,但是我覺得芯片將來可能更便宜的車也會有 UItra,Max 和 Ultra 智駕的版本將來在小鵬很多車里面都可以提供給用戶選擇。但是像比較便宜的車不會帶空簧,也沒有這個選配項。我認為 AI 的軟件跟硬件跟空簧、四驅的方向是不一樣的,因此在這樣的邏輯下,我們沒有在 G9、X9 上首發(fā)。

      此外,G7 是一款全新的車,它的時間節(jié)點剛好到了。如果這個時間節(jié)點有另外一臺車我們就上另外一臺車,因為恰如其時,G7 橫空出世,所以 G7 首發(fā)。

      Q:未來 L4 能夠運行在小鵬現(xiàn)有的硬件上嗎?

      何小鵬:這個問題我們內(nèi)部推動過幾次,起碼從目前來看 4 沒有可能性。因為干出一個 L4,要有三個能力:第一,政策法規(guī);第二,硬件能力;第三,軟件能力。

      只有一點你講的邏輯可以成立,軟件能力有可能在更換算力的情況下成功,但是硬件能力不行。還有法規(guī)能力,中國沒有 L4 的清晰標準化法規(guī),硬件也沒有法規(guī)。這個領域你所說的事情,比如,L4 汽車要不要能夠 " 看 " 地下?可能大家都懵了。L4 的車不光是高度,它更多考慮的是下限,各種各樣情況的下限。

      實際有各種各樣異常的情況下,一個 L4 的車怎么辦,它的 hardware 怎么辦,它的政策法規(guī)怎么辦,這是巨大的超越原來軟件技術的問題需要去解決。我自己認為 L4 還會在未來數(shù)年甚至十幾年里面有很多變革。所以您的想法我是蠻期待的,但是好像現(xiàn)在還沒有做到,也許 5 年、10 年以后可以。

      Q:未來 AI 座艙能力提升必須有單獨座艙 AI 芯片?

      何小鵬:可以不用單獨的芯片,但是一定要有單獨的算力。

      Q:面向 L3 是不是需要座艙芯片的冗余?

      何小鵬:如果只是 L3 的算力不需要冗余,如果是 L3 或者 L4 的車需要全面冗余,因為 L3 跟 L4 意味著你在很多情況下可以不管,比如車電源壞了怎么辦?剎車壞了怎么辦?轉向壞了怎么辦?算力壞了怎么辦?傳感器壞了怎么辦?這些都需要冗余。所以硬件 L3、L4 需要考慮這些,純軟件的代表軟件高度到達,但是各種各樣異常情況下達不到全冗余。

      我們在全冗余上思考蠻多,我們在做飛機,(做)飛機痛苦死了,最起碼雙冗余甚至有的地方要三冗余,而且冗余軟件還不能是一樣的軟件,要用三種軟件去寫,因為它怕你一次性壞了是軟件的 BUG 問題,全部都導致有問題,所以對于安全冗余要求很高。將來 L3、L4 都會出現(xiàn)類似飛機強安全冗余的需求。

      Q:有沒有計劃將 AI 芯片整合高通專業(yè)的芯片能力?

      何小鵬:明年高通就會出一個芯片,既有 CPU、GPU 還有 NPU,中國有不少車廠會用。

      Q:您之前定了小米 YU7 Pro 版本,是為了買回來做對比嗎?雷總會買一臺 G7 嗎?

      何小鵬:我覺得這個問題你應該問雷總。我覺得買喜歡的,不要買最頂配的,你們認為有錢人什么都買貴的,買一輛拖一輛,我們這種草根長出來的人就買喜歡的就可以了。

      (本文首發(fā)于鈦媒體 App 作者|王垚,編輯|李玉鵬)

      相關標簽